以环保主题的科学论文,注意:是论文!!!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环保”这两个字写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如果我们不做到“环保”,那么也许在五年后,也许在十年后,也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世界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可能是天灰蒙蒙的,到处都可以看到垃圾,每隔三两天就会来一次沙尘暴,就会来许许多多人们无发想象的...
关于环保主题的小论文
环保论文:世界上有这么一种神奇的东西,它能使你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滩上看见希望的绿洲;它能使你在千年不化的冰山雪岭中领略温暖的春意……它是无形的,却有着巨大而有形的力量;它是无声的,却鸣着如春雷一般的回响!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这么神奇?我要说:它就是责任,就是我们环保人对环境保护伟大事业执着追求的责任!
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身边的江水清澈明净,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梅江如练,彩桥如虹,历史的车轮承载着现代文明滚滚向前,这就是我们山美水秀、自然生态和城市建设和谐发展的世界客都—梅州!为了守护?这一方净土,为了留给梅州500万人们一个美丽家园,我们环保人时时刻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维护环境安全,保障群众权益!
是维护环境安全的责任让我们守在环境监测的最前线!为了向人民群众提供最科学最准确的数据,我们的同志不辞劳苦,坚守岗位,通宵达旦工作。记得那是在去年1月13日夜晚12点,我局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原来某企业60克金盐丢失了。金盐,学名氰化金钾,毒性极强,每0.02毫克就能致人非命,一旦被投入梅江河,后果将不堪设想。寒风潇潇,江水冰寒。我们监测一线的环保工作者忘记寒冷,忘记疲劳,一天12次连续采样;化验室的灯火彻夜通明,监测员在冰冷的水中清洗容器又在炽热的电炉边加热消解,每一次分析都那么一丝不苟,双手被冷水泡得又红又肿。但是,为了人们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的同志毫无怨言,24小时值守在维护环境安全的最前线。
是维护环境安全的责任让我们走在环境执法现场的最前沿!不管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 也没有白天黑夜之分,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出发!群众举报丰顺县汤坑镇有人焚烧废旧线路板,我们的肖局长亲自带领执法人员,深夜奔赴举报点调查取证。由于连日大雨,路滑泥多,每走一步都是那么地费力,在泥泞不堪的山路上,大家整整走了1个多小时才抵达现场,终于取得了环境违法的证据。当我们把证据转呈丰顺县政府,顺利取缔了这3家只顾私利、违法焚烧废旧线路板、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当地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是维护环境安全的责任让我们冲在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最前面!处理污染事故,我们同样表现出专业的水准,敬业的精神。去年8月30日,一辆满载15吨汽油的油罐车路经梅县松口镇大黄村路段时,不慎翻倒滑下公路,造成汽油泄漏。中午时分,我局接到梅县环保局报告后,没顾得上吃饭,就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赶往现场,指挥群众用沙袋堵塞,对水沟进行分段堵截,阻止了汽油和消防污水流入梅江,使一场严重污染事故化于无形。……
科学小论文(五年级 主题:环保)
有些同学把写科学小论文看得很神秘,认为是科学工作者的事,对我们少年儿童是高不可攀的。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同学们不仅能写而且可以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来。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破坏水资源的发展是“失血的发展”,不仅有损公众健康权、生命权,更会让地方陷入发展的贫血
“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近日关于“水流困局”的讨论,让鲁迅80多年前发出的这一警示,尤显意味深长。
去年此时,舟曲泥石流演成国殇,一年之后,白龙江流域上千座小水电站影响水文生态;高尔夫球场占地质疑未绝,河北、辽宁等地一些球场私自挖井、污染水源再起争议;一半左右的地表水被污染,近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数据触目惊心……“涸泽而渔”一词于此,有着格外的意义:水脏了、水干了,丧失生存空间的将不仅仅是鱼。水资源问题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有坠落的危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水被认为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能源的开发,往往不惮于“涸泽”。但是,人类活动必然会影响环境,这使水资源同样成为“有限资源”。植被破坏、土地硬化,土壤的持水能力必然减退,北京平原从水渠纵横到缺水严重,就是例证;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人均资源量就相对减少,并使水污染的风险加剧,造成水资源萎缩。水环境的承受力,成为长远发展不可规避的硬约束。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发展之本。以舟曲为例,小水电过度建设使江河断流,影响育林和农业生产,更使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发展面临饮鸩止渴的险境。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合理开发水能资源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不仅是小水电,整个水资源的利用,都不能一味上马、粗放开发,而必须是在环保前提下的科学发展。
水流的困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的困局。水电资源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山区,“靠水吃水”的发展模式有其必然性,这势必使得水资源难以承载一些地方干部强烈的发展冲动和畸形的政绩观念。另一方面,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跟不上城市化迅速推进的步伐,无论是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还是用水的计划和分配,既缺少合理标准也没有强力执行。